4.27傍晚记近来所思所想。
从时间管理走向精力管理
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近些天进行了一场实验,虽说开始的由头很奇怪,只不过是上周二莫名其妙被吵醒了,没有早八但早早起了床,就这样突兀地早起了五天,尽管只有一天有早八。
结果是,作息似乎更加紊乱了。早起只是让你的可支配时间看上去很多,但如果一天都在身体告警,早起是没有意义的。回头来看,我坚持五天早起的动机和熬夜别无二样,只不过一个是向上午索取时间,一个是向深夜索取时间罢了。
并不是说早起不好,而是要意识到,增加生活/学习的时间是有极大的边际效益递减的。精力的支配更加重要,不然就会像我一样早起但一天少量多次入睡,强打精神,感觉像在透支生命力。
只能说现在意识到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,但具体怎么做仍然在摸索中。只是发现,使用电子产品几乎无法实现放松的目的,反而会消耗精力,但阅读就不会,尤其是阅读一本有意思的书时。
“无用乃大用”
这一部分源自最近阅读,尤其是阅读马岩松《二十城记》的体会。先叠甲,只是借鉴了这个说法,内核还是有区别的。
简言之,我认为:“真正塑造你独特性的,是那些你觉得‘无用’的部分。”
恰如基因中的空白片段,看上去无用,但实际上只是我们尚未得知其作用。或者说,这个时代太功利了,妄想把所有东西都量化,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都可排名可以比较,优绩主义将人框定在“优秀”的话语体系中,渐渐成为工具。但人,绝不是工具,人是有思想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