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5杂谈

开学第四周周末的一些感想。

我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。

也许是因为上个周末两天半都在韩国旅游,导致第四周的学业任务特别紧张,但吸取第三周的经验,我也不可能熬夜去完成任务,直接结果就是很多任务一拖再拖。

好在心态已然平和不少,在朝着自洽的方向逐步探索。只是焦虑感仍然若隐若现,对自我情绪的掌控力也仍有待提升(题外话:第四周开启了情绪ebp训练,虽然暂时还没有什么感受,希望一个月的训练能带给我些许改善)

周六,也即3月15日,看到交流群内东一在知乎上发表的文章,感慨大佬的强执行力规划力之余,我也开始反思自己,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效?如何建立自己的学习流?如何建立个人知识库?等等诸多问题萦绕在心头

反思自己这几周的学习历程,总觉得深陷囹圄。一方面每天都比较有计划性,前一天列出来明日事项,同时也在积极使用ihour记录学习时间,但另一方面,几乎没有一天能够完成预期任务,完全无法做到当日事当日毕,作业托福实验室任务不断滚雪球,每天忙的喘不过气来。

相对于时间管理的问题,对于知识的掌握我还是有些没底,也许源于对ai的严重依赖。有思路的题做完也要问ai,没思路的题更是直接问ai。包括博客上记录的知识笔记,有多少是我内化于心后流畅写出的呢?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复制粘贴知识点或者ai总结罢了,这一切都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其中。

“有的时候你以为走上了捷径,实则不然”

对ai的严重依赖一直是我的一个顽疾,谁会不喜欢最简单的方式呢?我当然不可能在此夸下海口,只能逐渐的去寻找一种平衡。ai始终只是工具,善于利用工具是好的,但没有自己的思考是很可怕的。

同时考虑到,进入大学以后其实一直没有找到应对处理巨大信息量的方法,每天浸泡在海量信息中,让大脑十分疲惫。换言之,现在的问题是输入太多,而且质量不高,输出太少,也即思考太少。

这样散文式的叙述无疑不符合我的习惯,在此提纲挈领给出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:

  • 时间管理
  • 严重依赖ai
    • 缺乏深度思考
  • 情绪控制

在此给出简略的解决方案:

  • 遵循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原则,不要把自己当超人,不要太贪心,当日事当日毕,每天优先完成三件最重要的事
  • 增加输出,尝试费曼学习法,每日录下自己的讲课视频
  • 继续ebp训练,拥抱负面情绪,与之共舞而非压制它。以及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,换言之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,不要想着阈值太高的屁话

虽说叫3月15杂谈,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在周六涌现,苦于不知如何组织各种繁杂的思绪,直到周日才动笔。在东下院百感交集之际,又回忆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段话。“真正的平庸,是内心的平庸,是那个你放弃了追求卓越的信念的时刻”

也许该再读一遍西西弗斯神话了。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就是西西弗斯,推着巨石前往没有尽头的山顶。

但是“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”,这不是孔乙己的精神胜利,这是我们的信仰。

这是不完整的思想轨迹,之后还会继续补充。